奉題子昂騮馬圖
西家驍騎驍如龍,鼻端生火耳生風。東家老段老且蹇,有如徵南矍鑠翁。
西家公子誇遠服,千里之行一日速。東家主人役老段,不取驍騰取馴伏。
主人公子性各殊,愛驍愛段知何如?若將夔蚿較足下,胡敢並轡爭齊驅。
朝明西家蹄一蹶,解鞍折臂中道歇。道傍仰首鳴向天,䠥躠風塵愁跛鱉。
坐令公子心火然,顧瞻老段行在前。烏乎世步誰後先?東家莫厭遲遲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驍騎(xiāo qí):勇猛的騎兵。
- 騮馬(liú mǎ):指黑色的馬。
- 矍鑠(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 驍騰:勇猛迅捷。
- 夔蚿(kuí xián):古代傳說中的兩種動物,夔爲神獸,蚿爲多足蟲,比喻兩者差異極大。
- 䠥躠(bié xiè):形容行走困難的樣子。
- 跛鱉(bǒ biē):跛腳的鱉,比喻行走緩慢。
翻譯
西家的驍勇騎兵如龍一般勇猛,鼻孔噴火耳朵生風。東家的老馬雖然老邁且行動遲緩,卻像徵南的矍鑠老翁一樣有精神。
西家的公子誇耀自己的馬能遠行,千里之遙一日可達。東家的主人卻役使老馬,不追求速度和敏捷,只求馴服。
主人和公子的性情各異,對馬的喜愛也不同,如何能比較呢?如果用夔和蚿來比喻,它們怎能並駕齊驅呢?
早晨西家的馬蹄一旦蹶倒,解下馬鞍時折斷了腿,中途休息。它只能仰首向天鳴叫,步履艱難如同跛腳的鱉。
這使得公子心中焦急,看到老馬已經走在前面。唉,世間的步伐誰先誰後?東家的主人不要厭倦老馬緩慢的鞭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西家公子的驍勇騎兵和東家主人的老馬,展現了不同人對馬的不同需求和評價。西家公子追求速度和遠行能力,而東家主人則更看重馬的馴服和實用性。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驍如龍」、「有如徵南矍鑠翁」,以及「夔蚿」、「跛鱉」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最後,詩人通過老馬的堅韌和公子的焦急,暗示了世間事物的相對性和人們應持有的寬容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