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閣圖

金陵新閣空中起,虎踞龍蟠鳳雙掎。沈檀雕柱闞玉螭,麗華吹笙綵雲裏。 水晶簾空濾明月,三十六宮白於水。紅塵巴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繒山頭蓋宮殿,山前十二銀潢流。健娥五百曳錦纜,金蓮吐影上下金銀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淚如雨。嘉州諷諫三閣圖,秦川別幸千花株。 回鵑隊,鴉羣呼,夜半捲土昌瀘渝。黃茅縛髻口銜璧,草降表,王中書。 嗚呼,《玉樹》聲中作唐虜,門外崇韜是擒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踞龍蟠:形容地勢險要,如虎踞龍磐。
  • 沈檀:沉香和檀香,指珍貴的木材。
  • 闞玉螭:雕刻有玉螭的柱子。
  • 麗華:美麗的女子。
  • 綵雲:五彩雲。
  • 水晶簾:用透明水晶制成的簾子。
  • 三十六宮:指皇宮中的衆多宮殿。
  • 紅塵巴馬:指塵世繁華,此処指南京。
  • 五城步障:五座城池的屏障。
  • 五花毬:五彩的球。
  • 綵繒山:用彩綢裝飾的山。
  • 銀潢:銀河。
  • 健娥:強壯的女子。
  • 金銀州:指富饒的地方。
  • 狎客:親近的客人。
  • 酒悲:因酒而起的悲傷。
  • 嘉州諷諫:指嘉州(今四川樂山)的諷刺和勸諫。
  • 秦川別幸:指秦川(今陝西一帶)的特別寵愛。
  • 廻鵑隊:廻鶻的隊伍。
  • 鴉群呼:烏鴉的叫聲。
  • 昌瀘渝:昌州、瀘州、渝州,均爲地名。
  • 黃茅縛髻:用黃茅草紥的發髻。
  • 口啣璧:口中含著玉璧,表示投降。
  • 草降表:草擬的投降文書。
  • 王中書:指王安石,曾任中書省官員。
  • 《玉樹》:指《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的樂府詩。
  • 崇韜:指唐朝將領李崇韜。
  • 擒虎:比喻捉拿敵人。

繙譯

金陵新建的閣樓高聳入雲,地勢險要如同虎踞龍磐,鳳凰雙雙棲息。沉香和檀香雕刻的柱子上,雕刻著玉螭,美麗的女子在五彩雲中吹笙。 透明的水晶簾子濾過明亮的月光,皇宮中的三十六座宮殿比水還要潔白。塵世的繁華如同南京的四百個春鞦,五座城池的屏障和五彩的球。 彩綢裝飾的山頭上覆蓋著宮殿,山前有銀河般的十二條河流。五百名強壯的女子拉著錦纜,金蓮的影子在金銀般的州地上閃爍。 兩三個親近的客人在歌舞中混襍,其中有因酒而起的悲傷,淚如雨下。嘉州的諷刺和勸諫,秦川的特別寵愛,千花競放。 廻鶻的隊伍,烏鴉的叫聲,夜半時分卷土重來,昌州、瀘州、渝州。用黃茅草紥的發髻,口中含著玉璧,草擬的投降文書,王安石。 唉,《玉樹後庭花》的聲音中,唐朝的敵人被捉拿,門外是李崇韜,如同擒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陵新閣的壯麗景象,以及宮廷中的繁華與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虎踞龍蟠”、“沈檀雕柱”、“水晶簾空濾明月”等,展現了皇宮的富麗堂皇和夜晚的甯靜美麗。同時,通過“酒悲淚如雨”、“嘉州諷諫”等句,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歷史的反思。最後,以“《玉樹》聲中作唐虜,門外崇韜是擒虎”作結,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英雄的命運,充滿了悲壯和感慨。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