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古四十二首

孔公薦一鶚,義烈爭秋霜。 矢心報知己,討賊尊天王。 漁陽摻英憤,夫豈病悖狂。 營門三尺梲,殺氣披攙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è):一種猛禽,這裡比喻英勇的人才。
  • 義烈:忠義激烈。
  • 鞦霜:比喻嚴厲、剛正。
  • 矢心:發誓的心,決心。
  • 討賊:討伐叛賊。
  • 尊天王:尊崇天子,即皇帝。
  • 漁陽摻英憤:漁陽,地名,摻英憤,指英勇的憤怒。
  • 病悖狂:因病而變得狂亂。
  • 營門三尺棁(zhuō):營門,軍營的門;三尺棁,指三尺長的木杖,古代用作刑具。
  • 殺氣:兇狠的氣勢。
  • 攙搶(chān qiāng):古代兵器,長矛的一種。

繙譯

孔公推薦了一位英勇的人才,他的忠義激烈如同鞦霜一般嚴厲。他發誓要報答知己,決心討伐叛賊,尊崇天子。在漁陽,他英勇的憤怒爆發,這難道是因爲他病態的狂亂嗎?軍營的門前,三尺長的木杖,他的殺氣如同長矛般淩厲。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一位英勇忠義的將領,通過“鶚”、“鞦霜”等意象展現了他的剛正不阿和忠誠。詩中“矢心報知己,討賊尊天王”直接表達了將領的決心和忠誠,而“漁陽摻英憤”則描繪了他在戰場上的英勇憤怒。最後兩句通過“營門三尺棁,殺氣披攙搶”形象地描繪了將領的威嚴和戰鬭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將領的英雄氣概。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