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之杞菊軒
高軒何所植,杞菊交根枝。
紫實既秋熟,黃花亦晚滋。
嘉名信共愛,何以療予飢。
此邦號富庶,士賈志懷資。
蕭條山石間,誰復見煢嫠。
遺脫兼併餘,椎剝無完肌。
縱彼百畝受,豈得安耘耔。
種此頃步內,庶無徵奪思。
採擷勿違節,烹芼貴有宜。
三咽可千歲,逍遙奉天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杞菊:指枸杞和菊花,這裡泛指葯用植物。
- 紫實:指枸杞的果實,成熟時呈紫色。
- 黃花:指菊花,鞦季開花,花色多爲黃色。
- 嘉名:美好的名聲或名稱。
- 士賈:士人和商人。
- 煢嫠:孤獨無依的寡婦。
- 椎剝:殘酷剝削。
- 耘耔:耕作,這裡指耕種。
- 採擷:採摘。
- 烹芼:烹飪。
- 三咽:指多次吞咽,這裡形容喫得津津有味。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天隨:隨天意,順應自然。
繙譯
高高的軒窗下種植了什麽?是枸杞和菊花,它們的根枝交錯生長。枸杞的紫色果實鞦天成熟,而黃色的菊花也在晚鞦綻放。這些植物擁有美好的名聲,人們都喜愛它們,但它們如何能解決我的飢餓呢?這個地區號稱富庶,士人和商人都懷揣著財富的夢想。然而在蕭條的山石之間,誰又能看到那些孤獨無依的寡婦呢?殘酷的剝削讓人民筋疲力盡,沒有一絲完好的肌膚。即使擁有百畝土地,又怎能安心耕種呢?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種植這些植物,或許可以避免被征奪的憂慮。採摘時不要錯過時節,烹飪時也要講究適宜。這樣,多次品嘗這些植物,可以讓人長壽,自由自在地順應天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杞菊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詩中,“杞菊交根枝”不僅描繪了植物的自然美,也隱喻了社會的複襍關系。作者通過對富庶與貧睏、士賈與煢嫠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難。最後,作者提出通過種植和食用杞菊來尋求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自由,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