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自郡城歸溪山翁寄詩並和申字韻垂教依韻再呈殊愧遲拙

· 虞集
暮春長日雨兼風,買得江船未及東。 出郭故人邀杜老,輟耕田父訝龐公。 謾從修禊忘溪曲,何用安車遍洛中。 旦起紫芝行復長,詠歸先與謝崆峒。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修禊(xiū xì):古代在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以祈求消除不祥。
  • 安車:古代一種可以坐乘的小車。
  • 紫芝:一種珍貴的菌類,古人認爲食之可以延年益壽。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於今甘肅省平涼市,古代傳說中黃帝問道於崆峒山。

翻譯

暮春時節,長日裏風雨交加,我買了江船卻未能及時東行。出城時,故人邀請我如同杜甫般遊歷,而停止耕作的田父則驚訝於我如同龐公般的閒適。我隨意地參與了修禊的儀式,忘記了溪邊的曲折,又何必用安車遍遊洛中呢?早晨起來,紫芝的生長預示着時光的延長,我先詠唱歸去,向崆峒山致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暮春時節的生活情景,通過對比故人、田父的不同反應,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詩中「修禊忘溪曲」和「何用安車遍洛中」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禮節的淡漠和對自然生活的嚮往。結尾的「紫芝行復長」和「詠歸先與謝崆峒」則寄託了詩人對長壽和道家文化的嚮往,體現了詩人深邃的精神追求。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