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

· 虞集
城頭高閣插蒼茫,百尺闌干背夕陽。 秋雨魚龍非故物,春風蛺蝶是何王。 帆檣急急來彭蠡,車蓋童童出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路,隔籬呼酒說干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茫(cāng máng):形容天空遼闊無邊。
  • 闌干(lán gān):欄杆。
  • 魚龍:古代傳說中的水中生物,此處指水中的景象。
  • 蛺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種。
  • 帆檣(fān qiáng):帆船的桅杆。
  • 彭蠡(Péng Lí):古代湖泊名,今江西省鄱陽湖。
  • 車蓋:古代車輛上的遮陽遮雨的蓋子。
  • 童童:形容車蓋的形狀。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干將:古代著名的劍名,此處可能指劍或勇士。

翻譯

城頭上的高閣直插遼闊的天空,百尺高的欄杆背對着夕陽。秋雨中的魚龍已非往昔的景象,春風中的蝴蝶又是哪位王者的象徵。帆船的桅杆急急地駛向彭蠡湖,車上的蓋子像童子一樣從豫章出發。夜晚燈火中歸家,湖邊的路上,隔着籬笆呼喚着酒友,談論着古代的勇士干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和周圍的自然環境,通過對比秋雨與春風中的不同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蒼茫」、「闌干」、「魚龍」、「蛺蝶」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效果和情感深度。結尾處的「隔籬呼酒說干將」則展現了詩人對往昔英雄的懷念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虞集的高超藝術成就。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