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竹居

· 黃玠
遠過幽人居,支筇立良久。 竹影落秋波,照面綠於酒。 俗士不必來,屐齒蒼苔厚。 案頭二王書,妙不數顏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支筇(qióng):拄着竹杖。
  • 秋波:秋天的水波,這裏指秋天的水面。
  • 照面:映照在臉上。
  • 屐齒:木屐的齒,這裏指木屐的痕跡。
  • 二王書:指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作品。
  • 顏柳:指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作品。

翻譯

遠遠地經過隱士的居所,我拄着竹杖站立了許久。竹影落在秋天的水面上,映照在臉上的綠色比酒還要濃烈。那些俗世之人不必來訪,他們的木屐痕跡已經深深地印在了蒼苔之上。案頭擺放着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作品,其美妙程度遠超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士居所的靜謐畫面,通過竹影、秋波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俗士不必來」一句,直接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疏離感,而「案頭二王書,妙不數顏柳」則展現了隱士對高雅藝術的追求和品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態度。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