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瑋來奔父喪寫憂四首

· 黃玠
去年被羣偷,終歲不得寧。 訖今覬小康,大憂重相仍。 蒺藜不可據,荼蓼不可茹。 茲事未易了,興哀欲誰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希望,期望。
  • 蒺藜(jí lí):一種帶刺的植物,比喻睏難或障礙。
  • 荼蓼(tú liǎo):苦菜和辣蓼,比喻艱難睏苦。
  • (rú):喫。

繙譯

去年遭受了盜賊的侵擾,整年都無法安甯。 如今希望生活能稍有改善,但大的憂慮依舊接連不斷。 蒺藜這種帶刺的植物無法作爲依靠,苦菜和辣蓼這樣的苦澁食物也無法下咽。 這些事情不容易解決,心中湧起的哀傷想要曏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經歷了一系列不幸和睏難後的深切憂慮和無助感。詩中,“蒺藜不可據,荼蓼不可茹”形象地描繪了生活中的艱難和不易,而“玆事未易了,興哀欲誰語”則透露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法排解的悲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靭和無奈。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