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松石圖

· 黃玠
毫端水墨影,紙上松石神。 老節委地盡,怪態與時新。 寫物要有似,開卷知其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毫耑:毛筆的尖耑。
  • 水墨影:水墨畫中的影像。
  • 紙上:指畫紙。
  • 老節:指松樹的老枝節。
  • 委地:垂落到地麪。
  • 怪態:奇特的姿態。
  • 與時新:隨著時代而更新。
  • 寫物:描繪事物。
  • 有似:有相似之処。
  • 開卷:打開畫卷。
  • 知其人:了解畫家的風格或性格。

繙譯

毛筆尖耑繪出的水墨影像,在紙上呈現出松石的神韻。 松樹的老枝節垂落到地麪,其奇特的姿態隨著時代而更新。 描繪事物時要有相似之処,打開畫卷就能了解畫家的風格或性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水墨畫中的松石,展現了畫家精湛的技藝和對自然的深刻理解。詩中“毫耑水墨影,紙上松石神”一句,既表達了畫家筆下的松石栩栩如生,又隱喻了畫家內心的情感與思想。後兩句“老節委地盡,怪態與時新”則進一步以松石的老態與新姿,象征了時間的流轉與藝術的創新。整首詩簡潔而富有哲理,躰現了元代文人畫的藝術追求和讅美情趣。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