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姜羽儀詩

六韜人去無家學,獨說吾鄉有羽儀。 太尉府中招處士,湖州幕裏著賓師。 座分雨露黃封酒,門護風雲赤羽旗。 湖上老夫詢出處,扁舟一葉似鴟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韜:古代兵書,相傳爲姜太公所作。
  • 羽儀:指姜羽儀,這裏可能指姜太公的後代或與之相關的某人。
  • 太尉府:古代官職,掌管軍事。
  • 處士:指未出仕的士人,有才學而隱居不仕的人。
  • 湖州幕:指湖州的地方政府。
  • 賓師:尊貴的客人或老師。
  • 黃封酒:指皇帝賜予的酒,用黃綢包裹,表示尊貴。
  • 赤羽旗:紅色的旗幟,常用於軍事或重要場合。
  • 出處:指人的來歷或經歷。
  • 鴟夷:古代的一種船,形狀似鴟鳥。

翻譯

古代兵書《六韜》的傳承已無人繼承,只有我們鄉里傳說着姜羽儀的故事。在太尉府中,他受到招攬成爲隱居的士人,而在湖州政府裏,他則被尊爲貴賓和老師。他的座位旁分發着皇帝賜予的黃封酒,門前則飄揚着象徵權勢的赤羽旗。在湖上,我詢問他的來歷,他就像鴟夷一樣,駕着一葉扁舟,自由自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姜羽儀的描述,展現了他的尊貴地位和非凡才能。詩中「六韜人去無家學」一句,既表達了對古代兵法失傳的遺憾,也暗示了姜羽儀的非凡學識。後文通過「太尉府中招處士」和「湖州幕裏著賓師」等句,描繪了姜羽儀在不同場合的尊貴身份。最後兩句則以湖上詢問和扁舟的形象,表現了姜羽儀超然物外、自由不羈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姜羽儀的敬仰之情。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