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酬塗啓仁傅鈞永午日聯句兼餉餘酒

西江回棹溯煙濤,南谷登樓碧四遭。 兩戒山河隨蠟屐,十年風雨重綈袍。 樽開北海雲鯨浪,句禿中山月兔毫。 更憶迂翁伴仙客,遣分朋酒慰離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江:指長江上游的一段。
  • 回棹:回船,指船隻返回。
  • 南谷: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兩戒:指戒備森嚴的兩地。
  • 蠟屐:塗蠟的木屐,古代的一種鞋子。
  • 綈袍:粗絲織成的袍子。
  • :古代的酒器。
  • 北海:指北方的大湖或海。
  • 雲鯨浪:形容波濤洶涌,如同雲中的鯨魚。
  • 中山:地名,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一帶。
  • 月兔毫:指月亮的光輝,傳說中月亮上有玉兔,故稱。
  • 迂翁:指迂腐的老人,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或他人。
  • 仙客:指超凡脫俗的人,或指仙人。
  • 朋酒:朋友間的酒。
  • 離騷:《楚辭》中的一篇,作者是屈原,這裏可能指離別的哀愁。

翻譯

船隻沿着西江逆流而上,穿越煙霧繚繞的波濤,我登上南谷的高樓,四周是碧綠的景色。 兩地的山河隨着我穿着蠟屐的腳步,十年的風雨讓我重新穿上粗絲的袍子。 打開酒器,北海的波濤如同雲中的鯨魚,我的詩句如同中山的月光,用盡了兔毫筆。 更讓我想起那位迂腐的老人和超凡的仙客,他們派遣分送朋友間的酒,安慰我離別的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西江回棹」、「南谷登樓」等景象,展現了壯闊的自然風光。詩中「兩戒山河」與「十年風雨」反映了作者經歷的艱辛與變遷。後兩句則通過「樽開北海」與「句禿中山」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黃鎮成的高超詩藝。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