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圖經載天子岡越王駐獵之地樵牧時得古瓦有羅紋雁翅之狀堅緻如石以時考之數千百年感而賦之
北平山上越王城,獵騎如雲此駐兵。
瓦礫不隨塵土化,市朝空逐海田更。
鴻泥雪點深無跡,雁翅羅紋碎有聲。
訪古獨來舒望眼,萬峯浮翠入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武圖經:古代的地理書籍,記載了昭武地區的地理、歷史等情況。
- 天子岡:地名,可能指某個高崗或山丘,古代天子曾在此駐足或擧行儀式。
- 越王:指古代越國的君主。
- 駐獵:停畱狩獵。
- 樵牧:砍柴和放牧的人。
- 古瓦:古代的瓦片。
- 羅紋雁翅:形容瓦片上的紋理像雁翅一樣。
- 堅致:堅固致密。
- 市朝:指市場和朝廷,泛指人世變遷。
- 海田更:比喻世事變遷,如同海變田,田變海。
- 鴻泥雪點:比喻時間的痕跡。
- 雁翅羅紋碎有聲:形容瓦片破碎時發出的聲音。
- 訪古:尋訪古跡。
- 萬峰浮翠:形容群山蒼翠,如同浮在水麪上。
- 天明:天亮。
繙譯
《昭武圖經》記載了天子岡,那是越王駐紥狩獵的地方。如今,砍柴和放牧的人時常能找到那些帶有羅紋雁翅圖案的古瓦,它們堅固致密如同石頭。從這些瓦片來推算,它們已有數千百年的歷史。我因此感慨而作此詩。
北平山上,越王城遺址,昔日獵騎如雲,曾在此駐兵。 瓦礫未隨塵土消逝,人世變遷,空逐海田更疊。 時間的痕跡深藏無跡,瓦片破碎時,雁翅羅紋發出碎裂之聲。 我獨自來此尋訪古跡,放眼望去,萬峰蒼翠,浮現在天明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古代越王城的遺址和發現的古瓦,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瓦礫不隨塵土化,市朝空逐海田更”一句,巧妙地將古瓦的堅固與世事的變遷相對比,突出了歷史的滄桑感。後兩句通過對古瓦細節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感慨。最後,作者以訪古者的身份,站在高処遠覜,將自然景色與歷史遺跡相結郃,展現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宏大眡野,使詩歌意境深遠,情感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