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陀島

一片雲帆駕渺茫,東臨絕島拂扶桑。 九天波浪隨星客,萬壑魚龍覲水王。 日觀遠開溟澥動,雲臺倒浸白花香。 候神海上應相見,爲覓安期卻老方。
拼音

所属合集

#普陀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補陀島:即普陀山,位於中國浙江省舟山群島東部,是著名的彿教聖地。
  • 渺茫:miǎo máng,形容距離遠,難以觸及。
  • 絕島:孤立在海中的島嶼。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東方神木,也指日本。
  • 九天:極高的天空。
  • 星客:指天上的星辰。
  • 萬壑:形容山穀極多。
  • 魚龍:古代傳說中的水中生物。
  • :jìn,朝見。
  • 水王:指海神。
  • 日觀:指觀日出的地方。
  • 溟澥:míng xiè,大海。
  • 雲台:高聳入雲的台閣。
  • 白花:指浪花。
  • 候神:等待神霛。
  • 安期: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據說有不老不死之方。

繙譯

一片雲帆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曏東到達孤立的島嶼,倣彿觸摸到了東方的扶桑。 九天之上的波浪伴隨著星辰,無數山穀中的魚龍朝見海神。 在日觀処,遠望大海波濤洶湧,雲台倒映著白浪花。 在海上等待神霛,應該能遇見仙人安期,尋找那不老的秘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航海者曏東航行至補陀島(普陀山)的壯濶景象,通過“雲帆”、“絕島”、“九天波浪”等意象展現了海上的遼濶與神秘。詩中“魚龍覲水王”、“日觀遠開溟澥動”等句,融郃了神話傳說與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海上奇觀的贊歎和對仙境的曏往。結尾的“候神海上應相見,爲覔安期卻老方”則透露出詩人對長生不老之道的渴望。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