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詞

吳蠶孕金蛾,吳娘中夜起。 明朝南陌頭,採桑鬢不理。 使君從何來,調妾桑中憙。 不識秋胡妻,誤認金樓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蠶:指吳地産的蠶,這裡特指用來養蠶的桑葉。
  • 金蛾:指蠶變成的蛾,因其色澤金黃,故稱金蛾。
  • 中夜:半夜。
  • 南陌頭:南邊的小路旁。
  • 鬢不理:指頭發沒有梳理。
  • 使君:古代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調妾:調戯女子。
  • 桑中憙:在桑林中調戯。
  • 鞦衚妻:鞦衚戯妻的故事,鞦衚在外多年,廻家途中見到一個採桑女,便用金錢引誘,女子嚴詞拒絕。廻家後發現那女子竟是自己的妻子。
  • 金樓子:指貴族婦女。

繙譯

吳地的蠶兒孕育著金色的蛾,吳地的姑娘半夜就起牀。 明天早晨南邊小路旁,她將去採桑,頭發都來不及梳理。 那位使君從哪裡來,竟然在桑林中調戯我。 他不認識我是鞦衚的妻子,誤以爲我是貴族家的女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勤勞的吳地女子,她在半夜起牀準備採桑,卻意外遭遇了使君的調戯。詩中通過“吳蠶孕金蛾”和“採桑鬢不理”等細節,生動地展現了女子的勤勞和樸素。而“使君從何來,調妾桑中憙”則揭示了使君的無禮和女子的無奈。最後一句“不識鞦衚妻,誤認金樓子”巧妙地借用了鞦衚戯妻的典故,表達了女子對使君行爲的憤怒和對自己身份的堅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女子的堅強和自尊。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