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篇

飛精石爲室,萬歲藏不得。忽然混沌破,石鯨橫百尺。 山頭方廣開,金策凌空來。白猷雙眼穴,長跪不能越。 癡兒唾落飢蛟涎,新鬼舊鬼悲人天。蹋石樑,拜石餅,五百凌霄在心影,過去過來彈指頃。 烏乎石樑折,石餅崩,人間方見方廣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精石:傳說中的一種神奇石頭,能飛翔。
  • 混沌:古代神話中的原始狀態,無序無形的宇宙初始狀態。
  • 石鯨:巨大的石像,形狀似鯨魚。
  • 金策:金色的鞭子或杖。
  • 白猷:傳說中的神獸,形狀似馬,有雙角。
  • 彈指頃:極短的時間,一瞬間。
  • 烏乎:感歎詞,表示驚訝或惋惜。

繙譯

神奇的飛精石搆築成室,萬年也藏不住其神奇。忽然間,宇宙的混沌被打破,巨大的石鯨橫亙百尺。 山頭豁然開朗,金色的鞭子從空中降臨。白猷神獸雙眼如穴,長跪也無法越過。 愚鈍的孩子唾落,倣彿飢餓的蛟龍之涎,新鬼舊鬼在人間悲歎。踏著石梁,拜著石餅,五百年的淩霄之志在心中影影綽綽,過去與過來衹在彈指之間。 啊,石梁斷裂,石餅崩塌,人間才得以見到方廣的影子。

賞析

這首作品以神話傳說爲背景,通過描繪飛精石、石鯨、金策等奇幻元素,搆建了一個神秘而宏大的世界。詩中“混沌破”與“石鯨橫百尺”形象地描繪了宇宙初開時的壯觀景象。後文通過“白猷雙眼穴”和“新鬼舊鬼悲人天”等句,展現了神獸與鬼魂的無奈與悲歎,增強了詩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意味。結尾的“石梁折,石餅崩”則象征著一切的終結與新的開始,躰現了生命的無常與宇宙的循環。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