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華頂峯

鐵崖仙人來自西崆峒,瓊林宴罷隨天風。天風散珠玉,乃在華頂峯。 拔地一萬八千丈,但見瓊臺瑤闕巀嶪撐青空。長鬆倚天不盈尺,桃花水與銀河通。 老仙獨睨萬物表,炯如秋水開夫容。火烏夜半吐東海,石橋飛渡天門龍。 九重啓金鑰,千楹立綵虹。列仙夾仗冰雪容,中有晨肇雙郎之窈窕,珊珊雜佩搖玲瓏。 胡麻飯初熟,上案雙玉童。翩然迎老仙,笑語風雲從。 冰桃琥珀碗,霞液玻瓈鍾。陶然一醉三千霜,酡顏相映扶桑紅。 歸來笠澤成小隱,林屋洞訪浮丘翁。下視東蒙塵土濛,蓬科萬冢眠英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鐵崖仙人:指詩人自己,楊維楨號鐵崖。
  • 西崆峒:地名,泛指西方。
  • 瓊林宴:古代科舉考試後舉行的宴會。
  • 天風:自然的風。
  • 散珠玉:比喻天風像散落的珠玉。
  • 華頂峯:山峯名。
  • 瓊臺瑤闕:華美的宮殿。
  • 巀嶪(jié yè):高聳的樣子。
  • 青空:藍天。
  • 長鬆倚天:高大的松樹似乎靠着天空。
  • 不盈尺:不足一尺,形容極小。
  • 桃花水:指山間的溪水。
  • 銀河:天上的星河。
  • 獨睨(nì):獨自俯視。
  • 秋水:清澈的秋天的水。
  • 夫容:即芙蓉,荷花。
  • 火烏:太陽的別稱。
  • 石橋:神話中的橋。
  • 天門龍:神話中的龍。
  • 九重:指天宮。
  • 金鑰:金制的鑰匙。
  • 千楹(yíng):衆多的柱子。
  • 綵虹:彩虹。
  • 列仙:衆仙。
  • :依靠。
  • 冰雪容:形容仙人容貌清冷如冰雪。
  • 晨肇雙郎:指兩位仙人。
  • 窈窕:美好。
  • 珊珊雜佩:形容仙人身上的裝飾。
  • 搖玲瓏:發出清脆的聲音。
  • 胡麻飯:一種食物。
  • 雙玉童:兩位童子。
  • 冰桃琥珀碗:用琥珀製成的碗盛放冰桃。
  • 霞液玻瓈鍾:用玻璃製成的鐘盛放霞液。
  • 酡(tuó)顏:酒後紅潤的臉色。
  • 扶桑紅:指太陽升起的地方。
  • 笠澤:地名。
  • 林屋洞:地名。
  • 浮丘翁:人名。
  • 東蒙:地名。
  • 蓬科萬冢:形容墳墓衆多。
  • 眠英雄:指英雄長眠。

翻譯

鐵崖仙人從西方的崆峒山來,參加完瓊林宴後隨風而行。天風像散落的珠玉,落在華頂峯上。山峯拔地而起,高達一萬八千丈,只見華美的宮殿高聳入雲。長鬆似乎靠着天空,不足一尺,山間的溪水與天上的星河相連。老仙獨自俯視萬物,如同秋水般清澈,開啓着芙蓉。太陽夜半從東海升起,神話中的石橋飛渡天門龍。天宮的金鑰重啓,衆多柱子如彩虹般立起。衆仙依靠着冰雪般的容貌,其中有兩位美好的仙人,身上的裝飾發出清脆的聲音。胡麻飯剛熟,兩位童子上菜。他們迎接老仙,笑着談論風雲。用琥珀碗盛放冰桃,用玻璃鍾盛放霞液。陶醉地一醉三千霜,酒後紅潤的臉色與太陽升起的地方相映。歸來後在笠澤小隱,訪問林屋洞的浮丘翁。向下看東蒙,塵土濛濛,衆多墳墓中英雄長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楊維楨作爲鐵崖仙人的超凡脫俗之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壯麗的自然景象,如華頂峯、天風、瓊臺瑤闕等,構建了一個宏大而神祕的仙境。通過對仙人宴會、天宮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仙人的超然與逍遙。結尾處的「歸來笠澤成小隱」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的超脫。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