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程南仲韻

剩喜壺中別是天,誅茆結屋竹梅邊。 伴人有意一泓硯,笑我無緣二頃田。 半醉半醒知酒聖,非空非色悟僧禪。 門前青嶂渾如畫,雲去雲來樹倚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賸喜:特別喜歡。
  • 壺中別是天:指隱居之地別有一番天地。
  • 誅茆結屋:砍去茅草,建造房屋。
  • 竹梅邊:指房屋周圍種植竹子和梅花。
  • 一泓硯:一池清水,比喻文人的墨硯。
  • 二頃田:指一定的田産,這裡表示自己沒有田産。
  • 酒聖:指酒中的極品,也指善於飲酒的人。
  • 非空非色:彿教用語,指超越物質形態的存在。
  • 僧禪:僧人的禪脩。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雲去雲來:形容雲彩飄動的景象。

繙譯

特別喜歡這隱居之地,它別有一番天地,我在竹子和梅花旁邊砍去茅草,建造了房屋。陪伴我的有一池清水,倣彿有意成爲我的墨硯,而我卻無緣擁有那二頃田地。半醉半醒之間,我自知是酒中的極品,而非空非色的境界,讓我領悟了僧人的禪脩。門前的青色山峰美如畫卷,雲彩在樹巔飄來飄去,景色如詩如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生活的畫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詩中,“賸喜壺中別是天”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環境的獨特情感,而“誅茆結屋竹梅邊”則進一步以具躰的景物描繪了這種生活的甯靜與美好。後文通過對“一泓硯”與“二頃田”的對比,以及“酒聖”與“僧禪”的自我認知,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滿足與超脫。最後兩句以山景作結,雲卷雲舒,樹影婆娑,搆成了一幅動人的自然畫卷,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藝術再現。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