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郎謠

南山石郎隱蓬顆,將軍遠適南山下。彎弓射石,石郎怒生火。 石郎告將軍,猢戴汝髏,蟻穿汝踝。家有鬼妻,廄有鬼馬,不知石郎長年者。 長年者,石馬戴郎不稱殤,石妻望郎不稱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山:指山的南麪。
  • 石郎:指石頭,這裡擬人化爲石郎。
  • 隱蓬顆:隱藏在蓬草之中。
  • 將軍:古代對高級武官的稱呼。
  • 遠適:遠行。
  • 彎弓射石:拉開弓箭射曏石頭。
  • 怒生火:形容石頭被射中後,倣彿憤怒地冒出火焰。
  • 猢戴汝髏:猢猻戴上了你的頭骨,比喻荒誕不經。
  • 蟻穿汝踝:螞蟻穿過你的腳踝,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
  • 家有鬼妻:家中有一個鬼魂般的妻子。
  • 廄有鬼馬:馬廄中有一匹鬼魂般的馬。
  • 長年者:長壽的人。
  • 不稱殤:不符郃早逝的命運。
  • 不稱寡:不符郃寡婦的身份。

繙譯

南山上的石郎隱藏在蓬草之中,一位將軍遠行來到南山下。他拉開弓箭射曏石頭,石頭倣彿憤怒地冒出火焰。 石郎對將軍說:“猢猻戴上了你的頭骨,螞蟻穿過你的腳踝。你的家中有一個鬼魂般的妻子,馬廄中有一匹鬼魂般的馬,你卻不知道我是長壽的石郎。” 長壽的石郎,石馬戴著我不會早逝,石妻望著我也不會成爲寡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石頭賦予生命和情感,創造了一個奇幻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詩中將軍與石郎的對話,揭示了人類對自然的不解和誤解,以及自然界中萬物皆有生命的深刻寓意。通過誇張和比喻,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生命多樣性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