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皇姊大長公主命題周曾秋塘圖

芙蓉滿意陂湖秋,枯荷折葦林塘幽。 沙鳧野鴨浮清流,霜中鳴雁寒汀洲。 黃蘆紅蓼葉尚抽,水石懶倦不自由。 大年小景方綢繆,能事更費千金收。 瀟湘之南買一丘,並與夢澤長唱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蓉:荷花。
  • 滿意:充滿,遍佈。
  • 陂湖:湖泊。
  • 枯荷折葦:枯萎的荷葉和折斷的蘆葦。
  • 林塘幽:林中的池塘顯得幽靜。
  • 沙鳧野鴨:水鳥。
  • 浮清流:在清澈的水流上漂浮。
  • 霜中鳴雁:在霜降時,雁羣的鳴叫聲。
  • 寒汀洲:寒冷的水邊小島。
  • 黃蘆紅蓼:黃色的蘆葦和紅色的蓼花。
  • 葉尚抽:葉子還在生長。
  • 水石懶倦:水中的石頭顯得懶散無力。
  • 不自由:無法自由移動。
  • 大年小景:指宏大的年份和細微的景緻。
  • 方綢繆:正在精心準備。
  • 能事:有能力的事情。
  • 千金收:花費千金來收集。
  • 瀟湘之南:指湖南南部,瀟水和湘水的交匯處。
  • 買一丘:買一塊地。
  • 並與夢澤長唱酬:與夢澤(指湖南洞庭湖一帶)長久地互相唱和。

翻譯

荷花遍佈整個秋天的湖泊,枯萎的荷葉和折斷的蘆葦使林中的池塘顯得更加幽靜。水鳥和野鴨在清澈的水流上漂浮,霜降時,雁羣的鳴叫聲在寒冷的水邊小島上回蕩。黃色的蘆葦和紅色的蓼花,葉子還在生長,水中的石頭顯得懶散無力,無法自由移動。這是一個宏大的年份和細微的景緻,正在精心準備,有能力的事情更需花費千金來收集。在湖南南部的瀟湘之地買一塊地,與夢澤長久地互相唱和。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天的湖泊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元素,如芙蓉、枯荷、折葦、沙鳧、野鴨等,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秋天的寧靜與生機。同時,詩人的情感也巧妙地融入其中,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馮子振

馮子振

元攸州人。號海粟。博治經史,於書無所不讀。其爲文,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俟,即據案疾書,隨紙多寡,頃刻輒盡。仕爲承事郎、集賢待制。 ► 1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