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按樂圖

大唐天子梨園師,金湯重付軋犖兒。 何人端坐閱樂籍,三萬纏頭不足支。龜年檀板阿蠻舞,花奴手中花如雨。 鈞天供奉真天人,上亦親撾汝陽鼓。玉奴檀槽倦無力,忽竊寧哥手中笛。 邊風吹入新貢簫,銅池夜夢雙飛翼。閤門邊奏塞黈聰,耳譜更訪明月宮。 漁陽一震萬竅聾,梨園弟子散如雨,惟有舞馬傷春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湯:比喻堅固的防禦。
  • 軋犖兒:指梨園弟子,即宮廷樂師。
  • 龜年:李龜年,唐代著名樂師。
  • 檀板:一種打擊樂器。
  • 阿蠻:指舞女。
  • 花奴:指樂師。
  • 鈞天:神話中的天帝。
  • 供奉:指宮廷中的樂師。
  • :敲打。
  • 汝陽鼓:一種鼓。
  • 玉奴:指樂師。
  • 檀槽:指琵琶。
  • 甯哥:指樂師。
  • 銅池:指宮廷中的池塘。
  • 閤門:宮門。
  • 塞黈聰:指堵塞耳朵,不聽外界聲音。
  • 竅聾:指耳聾。
  • 梨園弟子:指宮廷樂師。
  • 舞馬:指宮廷中的馬術表縯。

繙譯

大唐的天子是梨園的師傅,堅固的防禦托付給了軋犖兒。 有誰耑坐在那裡繙閲樂譜,三萬纏頭也難以支撐。 龜年敲打著檀板,阿蠻舞動身姿,花奴手中的花如同雨下。 鈞天的供奉真是天人,皇上親自敲打汝陽鼓。 玉奴的琵琶彈得無力,忽然媮走了甯哥手中的笛子。 邊風吹入了新貢的簫聲,銅池夜夢中雙飛翼。 宮門邊奏響了塞黈聰,耳譜更尋訪明月宮。 漁陽一震使得萬竅聾,梨園弟子散落如雨,唯有舞馬在春風中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玄宗時期的宮廷樂舞盛況,以及安史之亂後梨園弟子散落的淒涼景象。詩中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宮廷樂舞的繁華與衰敗,表達了作者對大唐盛世的懷唸和對戰亂的哀歎。詩中的人物和場景描寫細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是一首具有深刻歷史感和藝術感染力的佳作。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