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巖樓觀

· 虞集
高閣丹青起,中天紫翠分。 窗當太白雪,門俯九疑雲。 伐木山人去,吹簫帝子聞。 塵中歸未得,春思轉紛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天:天空之中。
  • 紫翠:紫色的山峯和翠綠的樹木,指美麗的山色。
  • 太白:指太白山,位於陝西省,是中國著名的山脈之一。
  • 九疑:指九疑山,位於湖南省,傳說中是舜帝的葬地。
  • 伐木:砍伐樹木。
  • 吹簫:吹奏簫,古代的一種樂器。
  • 帝子:指傳說中的舜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她們因思念舜帝而哭泣,淚灑竹上,形成斑竹。
  • 塵中:塵世之中,指人間。
  • 春思:春天的思緒,指春天的情感和思緒。

翻譯

高聳的閣樓如丹青般聳立,天空中的紫翠山色分外分明。 窗戶正對着太白山的雪峯,門前俯瞰着九疑山的雲霧。 山中伐木的聲音已經遠去,只聽見傳說中帝子吹簫的樂聲。 身處塵世卻難以迴歸自然,春天的思緒變得紛繁複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高閣遠眺的畫面,通過「中天紫翠分」、「窗當太白雪」、「門俯九疑雲」等詩句,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詩中「伐木山人去,吹簫帝子聞」一句,既表現了山林的寧靜,又融入了神話傳說,增添了詩意。結尾「塵中歸未得,春思轉紛紛」則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無奈和對自然的嚮往,春天的思緒在紛繁中透露出淡淡的憂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塵世生活的感慨。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