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古城東

· 虞集
月出古城東,海氣浮空濛。 車騎各已息,宮闕何穹窿。 牧馬草上露,吹笳沙際風。 帳中忽聞雁,傳令彀雕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穹窿 (qióng lóng):形容高大、雄偉。
  • (gòu):張滿弓弩。
  • 雕弓:裝飾華麗的弓。

繙譯

月亮從古城的東邊陞起,海上的霧氣彌漫,使得天空顯得朦朧不清。 車馬都已經停歇,宮殿顯得格外高大雄偉。 牧馬在草地上,露水沾溼了它們的毛,笳聲隨著沙邊的風傳來。 帳篷中突然聽到雁鳴,隨即下令張滿華麗的弓準備射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月夜古城的景象,通過“月出”、“海氣”、“宮闕”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宏大的氛圍。詩中“牧馬草上露,吹笳沙際風”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邊塞的甯靜與淒涼。結尾的“帳中忽聞雁,傳令彀雕弓”則突顯了邊疆的緊張氣氛和軍人的警覺性,整首詩既展現了邊塞的壯濶,又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