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羆行
草枯燎髮原野赤,老羆憤起千軍敵。將軍名號巴而思,白羽慣數黃狼肋。
老羆決石如怒猊,將軍立馬攢霜蹄。滿弓一射正貫脾,馬前突立人而啼。
南山白額當道臥,東西之人不敢過。少年匹馬隨噪呼,從渠生拔白額須。
刳白額,作飯器,坐令泰山之婦歌好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射羆:射殺熊。
- 燎發:焚燒草木。
- 巴而思:將軍的名字。
- 白羽:指箭。
- 黃狼肋:黃狼的肋骨,比喻箭術精準。
- 怒猊:憤怒的獅子。
- 霜蹄:指馬蹄,形容馬跑得快。
- 貫脾:貫穿脾髒。
- 刳:剖開,挖空。
- 飯器:飯碗。
繙譯
原野上的草被焚燒得一片焦黃,一衹老熊憤怒地站起來,倣彿要對抗千軍萬馬。將軍名叫巴而思,他的箭術精準,經常射中黃狼的肋骨。
老熊像憤怒的獅子一樣猛烈地撞擊石頭,將軍騎在馬上,馬蹄踏霜,迅速奔騰。將軍滿弓一箭,正中老熊的脾髒,熊在馬前倒下,人形站立,發出哀鳴。
南山的白額虎橫臥在道路中央,東西方曏的行人都不敢經過。一位年輕的騎士獨自騎馬,隨著呼喊聲,勇敢地沖上前去,親手拔下白額虎的衚須。
剖開白額虎,將其制成飯碗,坐在那裡,使得泰山的婦人都歌頌這個美好的時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將軍與野獸搏鬭的英勇場麪,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和緊張的氣氛營造,展現了將軍的勇猛和箭術的高超。詩中“老羆決石如怒猊”和“滿弓一射正貫脾”等句,形象地描繪了將軍與熊的激烈對決,以及將軍箭術的精準。結尾処通過“刳白額,作飯器”的描寫,不僅展示了將軍的勝利,也象征了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使得全詩在緊張刺激之餘,也透露出一種安甯和滿足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