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千里小景

· 虞集
前代王孫不好武,拈筆幽窗寫汀渚。 殘雲野水三百年,依舊鬆筠溼春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千裡:可能是指某位前代王孫的名字。
  • 拈筆:用手指輕輕拿起筆,形容書寫動作的輕盈。
  • 汀渚:水邊的小洲。
  • 松筠: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的品質。

繙譯

前代的王孫不愛好武藝,卻在幽靜的窗邊輕拈筆墨,描繪水邊的小洲。 這幅畫中的殘雲和野水,歷經三百年,依舊如同松竹般,被春雨溼潤。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前代王孫的閑適生活,展現了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詩中“拈筆幽窗寫汀渚”一句,既表現了王孫的文雅,也透露出他對自然景色的深情。後兩句則通過時間的跨越,將畫作的生命力與自然界的恒久不變相聯系,表達了藝術作品能夠超越時間,永久保存美好意境的深刻見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藝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贊美。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