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觀

· 虞集
白鶴山人如鶴白,自抱山樽留過客。要看修竹萬琅,更對名花春雪色。 山樽本出山下泉,過客醉去山人眠。客亦是鶴君莫笑,重來更待三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樽:山中自制的酒器。
  • :形容竹子青翠如玉。
  • 重來:再次來到。

繙譯

白鶴山人如白鶴般潔白,自攜山中酒器畱客共飲。眼前是脩竹萬竿,青翠如玉,更有名花如春雪般潔白。 山樽所盛之酒來自山下清泉,過客醉倒,山人安然入眠。客人啊,你亦如鶴,請不要嘲笑,若想重遊此地,還需等待三千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鶴山人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甯靜景象。通過“白鶴山人如鶴白”的比喻,詩人展現了山人的高潔與超脫。詩中“山樽”、“脩竹”、“名花”等意象,共同營造了一個清幽脫俗的環境。末句的“重來更待三千年”則帶有哲理意味,暗示了時間的漫長與人生的短暫,表達了對於超脫塵世、追求永恒之美的曏往。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