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儋耳東坡載酒堂二首

· 虞集
翳翳儋耳城,歷歷桄榔樹。 百年遺故丘,新堂設賓阼。 清風海上至,朝陽在庭戶。 丹山五色鳳,覽德屢來下。 甘辛熟桂酒,羅列雜藷蕷。 苻黎多孫子,食飲祭先具。 蛟龍波浪深,歸來風雨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翳翳(yì yì):形容樹木茂密,遮蔽視線。
  • 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州市。
  • 歷歷:清晰可見的樣子。
  • 桄榔(guāng láng):一種熱帶植物,樹幹高大,葉子長而尖。
  • 故丘:舊時的山丘,這裏指舊址。
  • 賓阼(zuò):賓客的座位,這裏指招待賓客的地方。
  • 丹山五色鳳: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覽德:觀察德行,這裏指鳳凰因德行而來。
  • 藷蕷(shǔ yù):薯類植物,這裏指各種蔬菜。
  • 苻黎:指當地的居民。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生物,這裏比喻深水。
  • 波浪深:形容水勢洶涌。
  • 風雨除:風雨停止,天氣轉晴。

翻譯

在茂密的儋耳城,清晰可見的是那高大的桄榔樹。 百年過去了,舊址上建起了新的堂屋,用來招待賓客。 清新的海風從海上吹來,朝陽照亮了庭院。 傳說中的五色鳳凰,因爲這裏的德行而頻頻降臨。 美味的桂酒和各種蔬菜擺滿了桌面。 當地的居民子孫衆多,他們準備了豐富的食物來祭祀祖先。 深邃的波浪如同蛟龍,但歸來時風雨已經停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儋耳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通過對比舊址與新堂,展現了時代的變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翳翳儋耳城」、「歷歷桄榔樹」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熱帶海島的畫面。同時,通過「丹山五色鳳」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最後,以「蛟龍波浪深,歸來風雨除」作結,寓意着歷經風雨後的寧靜與祥和,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