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臺治書仇公哲
陝郊得時雨,生意始來複。
存者事稼穡,還者葺牆屋。
安知凋瘵餘,政可致新福。
闢除正廣術,區井表深瀆。
均齊定恆志,忠厚保敦篤。
豈無憂世士,受仕在芻牧。
爲義苦多違,好名常不足。
治書肅將指,善類庶有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陝郊:指陝西的郊外。
- 稼穡:農事的總稱,稼是種植,穡是收割。
- 葺:修補。
- 凋瘵:指衰敗和疾病。
- 闢除:開闢和清除。
- 廣術:廣泛的技術或方法。
- 區井:劃分井田,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
- 深瀆:深遠的溝渠。
- 均齊:平均分配。
- 恆志:堅定的意志。
- 敦篤:敦厚篤實。
- 芻牧:放牧。
- 將指:指導,指引。
- 勖:勉勵。
翻譯
在陝西的郊外,適時地下了一場雨,生機開始復甦。 存活下來的人們忙於農事,歸來的人們修補着破舊的房屋。 怎能知道在衰敗和疾病之後,政治能帶來新的幸福? 開闢清除道路,規劃井田,標誌深遠的溝渠。 平均分配,堅定意志,保持忠厚和篤實。 難道沒有憂國憂民的士人,他們在放牧中接受官職。 爲義常常感到困難,追求名聲往往覺得不足。 治理書籍,嚴肅地指導,善良的人們或許能得到勉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陝西郊外雨後復甦的景象,通過農事和修屋的描寫,展現了人們對新生活的期待。詩中提出了政治應帶來新福的期望,強調了平均、堅定和忠厚的重要性。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憂國憂民士人的敬意,以及對追求正義和名聲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復興和道德建設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