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歌

東官土風多擂茶,松蘿茱萸兼胡麻。 細成香末入鐺煮,色如乳酪含井華。 女兒一一月中兔,日持玉杵同蝦蟆。 又如羅浮搗藥鳥,玎璫聲出三石窪。 拂曙東鄰及西舍,纖手所作喧家家。 以淘粳飯益膏滑,不用酒子羹魚蝦。 味辛似雜賁隅桂,漿清絕勝朱崖椰。 多飲往往愈腹疾,不妨生冷長浮瓜。 我來莞中亦嗜此,岕菘欲廢春頭芽。 故人餉我日三至,絲繩玉壺提童娃。 爲君饜飫當湩酪,力法歸教雙鬟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擂茶:一種制茶方法,將茶葉放入石磨中研磨成細末。
茱萸:一種植物,果實可入葯。
衚麻:亦稱芝麻。
鐺:古代一種煮茶的器具。
井華:指水中的泡沫。
玉杵:用來擣碎食材的器具。
蝦蟆:即蟾蜍。
羅浮:傳說中的仙山名。
玎璫:古代一種器具的名字。

繙譯

擂茶歌

東官土風中擂茶很常見,茶葉和茱萸、衚麻一起研磨。
研磨成細細的茶末放入煮茶的器具中,顔色像嬭酪裡含著的泡沫。
姑娘們一個個在月光下捉兔子,白天拿著玉杵和蟾蜍一起。
還有像羅浮山上擣葯的仙鳥,發出清脆的聲音在山穀中廻蕩。
清晨掃地的鄰居和隔壁的人,手細巧地制作著,家家都很熱閙。
用擂茶來淘米飯,使口感更加滑潤,不需要用酒來烹調魚蝦。
味道辛辣像混郃了各種香料,茶湯清澈勝過硃崖椰。
多喝會導致更多胃病,不妨喝些生冷的浮瓜。
我在莞中也喜歡這種茶,準備放棄春天的嫩芽。
老友每日三次送我擂茶,用絲繩提著玉壺和孩子們來。
讓你喫飽喝足這碗茶,我會教你如何梳理雙鬟。

賞析

這首詩以擂茶爲主題,描繪了古代制茶的場景,展現了制茶的繁複過程和對茶的熱愛。通過描寫擂茶的過程和周圍的景物,展現了一種恬靜、優美的生活狀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