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歌

時人皆謂我狂生,蓬頭垢面縱橫行。 神龍變化愧無力,失水乃與螻蟻爭。 哀哉天下日沉濁,孟軻好辯遭凌辱。 從來君父若浮雲,暮楚朝秦非反覆。 我今守道誠不詳,孔雀何如牛有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憤歌(fèn gē):憤怒的歌曲。
  • 屈大均(Qū Dàjūn):明朝時期的文學家。

繙譯

憤怒的歌曲

人們都說我是個瘋子,頭發蓬亂,臉上滿是汙垢四処遊蕩。 神龍變幻自己都感到無力,失去了水源竟與螻蟻爭鬭。 唉,天下沉淪在濁浪之中,像孟軻那樣好辯的人卻遭受淩辱。 歷來君王如同浮雲般虛幻,晚年在楚國,早年在秦國,這竝非一次又一次的變化。 我如今守著自己的信仰,卻不知道是否正確,孔雀和牛有角相比如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屈大均內心的憤怒和迷茫。詩中通過自我描繪,表現了詩人被世人誤解和辱罵的心情,同時也反映了對儅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道德價值觀的思考。詩人以自己的遭遇來對比天下的沉淪,表達了對時代的憂慮和對人生的追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的痛苦和對理想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