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答克明

· 林光
掛席鼕鼕謾擊鼉,長風能送可須多。 青山更有森如玉,老眼還能碧似波。 橫槊他年空自偉,飲牛何處枉悲歌。 塗泥久蟄精神富,天地休嗟逆境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掛席(guà xí):掛着的席子,形容寒冷。 鼕鼕(dōng dōng):形容寒冷的樣子。 謾(màn):大聲。 擊鼉(jī tuó):擊鼓,古代一種大鼓。 長風(cháng fēng):寒冷的風。 可須(kě xū):必須。 青山(qīng shān):青翠的山。 森如玉(sēn rú yù):茂密如玉。 老眼(lǎo yǎn):老眼睛。 碧似波(bì sì bō):碧綠如波浪。 橫槊(héng shuò):橫着的長矛。 他年(tā nián):將來的某個時候。 空自偉(kōng zì wěi):空自以爲偉大。 飲牛(yǐn niú):飲酒。 枉悲歌(wǎng bēi gē):白白地悲傷歌唱。 塗泥(tú ní):沉默不語。 蟄(zhé):蟄伏。 逆境魔(nì jìng mó):逆境的魔鬼。

翻譯

掛着席子,寒冷的樣子大聲擊着鼓,寒冷的風必然多送來。青翠的山上還有茂密如玉的樹木,老眼睛看到的景色還能像碧綠的波浪一樣美麗。橫着的長矛,將來空自以爲偉大,喝酒的人何處白白地悲傷歌唱。沉默不語久了,精神依然富有,天地不必悲嘆逆境的魔鬼。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態度。作者通過描繪寒冷的冬天、青翠的山林和碧綠的波浪等景物,表達了對自然的讚美和感慨。詩中反覆強調了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即使面對逆境也要保持豁達和樂觀,不被困境所困擾,展現出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