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潼關

· 嶽正
白頭關吏詰來情,慚愧人人識姓名。 卻說防秋曾到處,肅州盡是鎮邊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潼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 嶽正:明代詩人。
  • 白頭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
  • (jié):質問。
  • 慙愧:羞愧。
  • 防鞦:指防備鞦季的戰事。
  • 肅州:古地名,今陝西省。

繙譯

白頭關的關吏質問我的來歷,我感到羞愧,人人都認得我的名字。其實我曾經到過各地防備鞦季的戰事,肅州処処都是邊防城池。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白頭關被關吏質問時的心情。詩人自覺無名之輩,卻被人人所知,感到慙愧。他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曾經奔波在各地防備戰事的經歷,展現了一種爲國家邊防盡職盡責的責任感。整首詩簡潔明了,表達了詩人的內心獨白,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愛國情懷。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