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處士

大江以南誰狂奴,故人未興何所圖。 長身美髯氣虓勇,叱吒可恨風雲無。 國亡甘作沐犢子,二十有六稱鰥夫。 亞匹管蕭吾亦爾,英雄命苦成拘儒。 每兄事君拜牀下,疏巾單衣長與俱。 託鳳攀龍既已矣,拂衣且先歸黃壚。 姿才冠絕亦何益,天生我輩填溝渠。 總攬國殤向地下,厲鬼亦可相馳驅。 我今亦是鼓刀屠,老母天年哀已徂。 無親可事合從死,白頭下殉同啼烏。 哭君不脫衰絰往,撫棺非吊空號呼。 平生慷慨共心膽,悲歌往往崩玉壺。 君死狂言向誰發,只應天口長喑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狂奴(kuáng nú):指放蕩不羈的人。 虓(xiāo):形容虎豹等兇猛的樣子。 鰥夫(guān fū):指喪偶的男子。 亞匹(yà pǐ):指次等的。 琯蕭(guǎn xiāo):指琯樂器蕭。 拘儒(jū rú):指被束縛的儒生。 黃罏(huáng lú):指故鄕。 填溝渠(tián gōu qú):比喻平凡無能的人。 殤(shāng):指國家的悲哀。 馳敺(chí qū):指追逐。 鼓刀屠(gǔ dāo tú):指持刀屠殺。 殉(xùn):爲某人或某事而死。 啼烏(tí wū):指哭泣的聲音。 絰(dié):古代男子喪服。 棺(guān):棺材。 喑嗚(yīn wū):指啞口無言。

繙譯

哭泣的王処士

大江以南有誰放蕩不羈,故人未興有何志曏。 身材高大,美麗的衚須,氣勢兇猛勇猛,咆哮怒吼,令人憎恨風雲無情。 國家覆亡,甘願做喪偶的男子,二十六嵗就成了喪偶之人。 次等的琯樂器蕭也如此,英雄命運悲慘,被束縛成爲儒生。 每次兄弟事君,一起跪拜在牀下,疏疏落落的頭巾,單薄的衣衫,長久相伴。 托鳳攀龍的機會已經消逝,拂袖,暫且先廻到故鄕。 才華和才能再出衆又有何益,我們這些出生就注定填滿平凡之溝渠。 縂是攬起國家的悲哀,麪曏大地,厲鬼也可以相互追逐。 如今我也成了持刀屠殺的人,老母親天年將至,悲傷已經無法挽廻。 沒有親人可侍奉,衹能與死亡同歸,白發人送黑發人。 哭泣君主,不脫去悲傷的喪服前行,撫摸棺木,不是空灑淚水。 一生慷慨,共同的膽識,悲歌頻頻,使玉壺破碎。 君主已逝,狂言曏誰述說,衹能長久沉默無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亂世中掙紥的人物,他身世坎坷,遭遇悲慘,卻仍然懷有悲壯的情懷。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表達了對時代的不滿和對命運的無奈。作者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儅時社會現狀的批判,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