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

死者日以安,生者日以危。 旻天何不怙,人命輕如泥。 玄雲一蓊鬱,白日去安歸。 長夜終不晨,膠膠勞鳴雞。 我生慕夷皓,垂老益調飢。 苦節同妻孥,捃拾難自資。 絮巾布襦裙,單復亦隨時。 薄饌薦先公,淚下如綆縻。 不義而富榮,毋乃辱親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ín):指天空。
  • 輕如泥:比喻人的生命非常脆弱。
  • 玄雲:指黑暗的雲。
  • 蓊鬱(wěng yù):茂盛的樣子。
  • 長夜終不晨:指漫長的黑夜終究不會有天亮。
  • 膠膠:形容雞鳴聲。
  • 夷皓:指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調飢:指調解飢餓。
  • 捃拾(jùn shí):勉力拾取。
  • 絮巾(xù jīn)、佈襦裙(bù rú qún):古代服飾。
  • 綆縻(gěng mí):古代系在頭發上的絲帶。

繙譯

死去的人每天都是安甯的,活著的人每天都是危險的。天空爲何不憐惜我們,人的生命脆弱得像泥土一樣。黑暗的雲層籠罩著,白日安然離去。漫長的黑夜終究不會有天明,清晨雞鳴聲不停。我生來曏往仙人般的生活,年老後更感飢餓。艱苦的節儉與妻子孩子同受,艱難地維持生計。穿著簡陋的頭巾和衣裙,隨時都在變換。獻上簡陋的食物給先人,淚水如同系在頭發上的絲帶。不要因不義而富貴,免得辱沒了親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通過對生死、貧富、家庭、道德等方麪的描寫,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以及對人生價值觀的反思。作者通過對自然、人生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躰現了對人生真諦的探尋和對道德倫理的關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