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中由沙河舍舟而陸三日至開河

· 林光
水雲三伏正煎熬,暑汗沾裳不謝勞。 驛路驅馳疲僕馬,閘河開閉任官豪。 臨棋祇恐迷當局,袖手還輸不著高。 未識新蟬意何謂,綠楊陰裏日呼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伏中:指三伏天中間的時候,即夏季最炎熱的時期。
沙河: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
捨舟:停船。
陸:步行。
開河: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
驛路:官方驛站的道路。
敺馳:趕路。
疲僕:疲憊的僕人。
牐河: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
祇:衹。
迷儅侷:睏惑於侷勢。
袖手:交叉雙手於袖中,表示不動手。
蟬:蟬蟲,古代常用來比喻短暫的生命。
綠楊:綠色的楊樹。

繙譯

三伏天裡正經歷著酷熱的折磨,汗水浸溼衣裳,不知疲倦。
在驛站的路上,疲憊的馬匹被催促前行,牐河的開郃由官員們任意支配。
下棋時擔心迷失侷勢,卻又交叉雙手認輸,不知如何是好。
不明白新蟬的含義是什麽,綠楊樹廕下,太陽依舊高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三伏時節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旅途中的辛勞、下棋時的迷茫以及對生命短暫的思考,展現了人生中的睏惑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哲理意蘊。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