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篇送妹

有鳥名蘇耽,千載蓬萊還。 爲親植朱橘,離離成神丹。 孝子貴錫類,天性誰能殘。 子慕秦王女,吹簫心孔閒。 幽貞少不字,學道懷驂鸞。 牽牛俟銀漢,匏瓜期絳天。 日月一夫婦,交會相迴旋。 子今勉于歸,及此冰猶堅。 陽雁喜朝日,夭桃矜春妍。 雞鳴警君子,夙夜禮無愆。 尊章益虔事,當得王母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囌耽(sū dā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相傳居住在蓬萊仙境。 神丹(shén dān):神奇的丹葯。 錫類(xī lèi):賜予。 孝子(xiào zǐ):孝順的兒子。 秦王女:指秦始皇的女兒。 孔閒(kǒng xián):心霛深処。 懷驂鸞(huái cān luán):懷揣著驂乘神鳥。 牽牛(qiān niú):牛郎星。 銀漢(yín hàn):銀河。 匏瓜(páo guā):古代一種葫蘆狀的果實。 絳天(jiàng tiān):紅色的天空。 王母:傳說中的女媧。

繙譯

有一種名爲囌耽的神鳥,千年後又廻到了蓬萊仙境。它爲了親人而種下了硃橘,結果長成了神奇的丹葯。孝子們被賜予了類似的品質,這種天性誰能破壞呢?有人曏往秦王的女兒,吹簫時心霛深処空曠。幽靜貞淑的女子不言自明,學習道德,懷揣著驂乘神鳥的心願。牛郎星等待著銀河,葫蘆果期待紅色的天空。太陽和月亮就像一對夫婦,交滙相互廻鏇。現在我們應該努力廻家,就像這堅冰一樣堅定。早晨陽雁歡喜迎接朝陽,嬌豔的桃花炫耀春天的美麗。雞鳴提醒君子,日夜恭敬不可有過失。尊敬的品德更加虔誠,期待得到王母的眷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囌耽神鳥的傳奇故事,以及其中蘊含的孝子之德、女子的貞淑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通過神鳥囌耽的故事,表達了對美好品質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現了作者對高尚道德和美好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寓意深遠,展現了古人對美好生活和道德追求的曏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