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母

母寒裁復褌,兒寒持熨斗。 隆冬天雨霜,清苦徒相守。 偕隱似綿山,躬耕無谷口。 今朝逢令辰,何以介眉壽。 鑿冰取嘉魚,採蘭爲肥牡。 堂堂予處子,被褐懷瓊玖。 不義如浮雲,豈足娛諸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壽母(shòu mǔ):指年邁的母親。 褌(kūn):古代一種衣裳。 熨斗(yùn dǒu):熨燙衣物的工具。 隆冬(lóng dōng):嚴寒的冬天。 苦徒(kǔ tú):指貧苦的人。 偕隱(xié yǐn):一同隱居。 綿山(mián shān):連綿的山。 躬耕(gōng gēng):親自耕種。 谷口(gǔ kǒu):田間的小路。 令辰(lìng chén):吉利的日子。 介眉(jiè méi):指母親的壽辰。 鑿冰取嘉魚(záo bīng qǔ jiā yú):冬天破冰取得美味的魚。 瓊玖(qióng jiǔ):珍貴的玉器。 浮雲(fú yún):比喻虛浮不實的事物。 諸舅(zhū jiù):衆多的舅舅,這裏指親戚。

翻譯

母親寒冷裁剪衣裳,孩子寒冷拿着熨斗。 嚴寒的冬天,天空下着雨霜,清苦的我們相互陪伴。 一同隱居,像連綿的山一樣,自己親自耕種,田間小路上沒有莊稼。 今天是個吉利的日子,怎樣才能慶祝母親的壽辰呢。 破冰取得美味的魚,採摘蘭花餵養肥壯的牛。 端莊的我是未婚少女,身披粗布懷揣着珍貴的玉器。 虛僞不義如同浮雲,怎能滿足衆多的親戚的娛樂。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貧苦家庭中,母親和孩子共同度過嚴寒冬天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母親裁衣、孩子熨燙衣物的場景,展現了他們清苦的生活。在寒冷的冬天裏,他們相互陪伴,共同面對生活的艱辛。詩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敬重和對家庭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貧苦人家的樸素和堅韌。通過對母親生日的祝福,詩人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情,以及對家庭溫暖和幸福生活的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