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李總戎

人生非麋鹿,安能戀山林。 翩翩裘馬子,四澥求知音。 一呼瘡痍起,戈矛夙所任。 許君以馳驅,殺身毋沉吟。 寧食猛虎肉,莫傷壯士心。 壯士昔窮賤,一飯酬千金。 功名有反覆,英雄難陸沉。 苟不達王命,弓藏悲良深。 愚哉萬人敵,嘆息爲淮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麋鹿(mí lù):指麋鹿,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容人生不同於神話中的神獸。 裘馬(qiú mǎ):指華麗的衣服和駿馬。 四澥(xì):指四方,四處。 瘡痍(chuāng yí):指身體上的傷痕。 戈矛(gē máo):指兵器,戰爭。 馳驅(chí qū):指奔走,奔波。 沉吟(chén yín):指憂慮,沉思。 猛虎肉:指兇惡的人。 淮陰(huái yīn):地名,古代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

翻譯

人生不是像麋鹿那樣,能夠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像我這樣的人,穿着華麗的衣服,騎着駿馬四處尋找志同道合的知音。當有人呼喚,我會振作起來,勇敢地承擔起戰爭中的傷痕和兵器。我會答應你的召喚,即使冒着生命危險也不會猶豫。寧願吃下兇惡的人的肉,也不願傷害正直的壯士的心。曾經貧困的壯士,一頓飯就能報答千金的恩情。但是功名是反覆無常的,英雄很難長久留存。如果不能實現王命,那麼悲傷之情將深藏在心底。愚昧的人們啊,面對千千萬萬的敵人,只能嘆息爲淮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理解和態度。詩中通過對人生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坎坷和無常,強調了勇敢、忠誠、正直等品質的重要性。詩人倡導不畏艱險,不忘初心,堅守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表達了對真正英雄的讚頌和對懦弱無能者的鄙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