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吳大司馬還京

畫船珠海動,鐃吹滿離聲。 百粵壺漿淚,三軍乳哺情。 武溪思北發,灕水怨西征。 愴別崧臺下,從今望玉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大司馬:指當時的官職,吳國的大司馬。
  • 珠海:指水面波光粼粼的樣子。
  • (náo):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形狀像鍾,用銅製成。
  • 百粵:指廣東地區。
  • 壺漿:古代稱酒。
  • 武溪:地名,指今浙江省溫州市一帶。
  • 灕水:地名,指今廣東省珠江的支流之一。
  • 崧臺:地名,指古代傳說中的神話山名。
  • 玉京:指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

翻譯

送別吳國的大司馬返回京城, 畫船在波光閃耀的海面上搖曳, 擊鼓聲充滿了離別的悲傷。 廣東地區的美酒讓人淚流滿面, 三軍的士兵像嬰兒一樣被哺育, 武溪思念北方的家鄉, 灕水則怨恨西征的征戰。 在崧臺告別的時候,眺望着長安的方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吳國大司馬返回京城的場景,通過描寫畫船、鐃吹、百粵壺漿等細節,展現了離別時的悲傷情感。詩人藉助自然景物和地名,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遠方的嚮往之情,體現了古人對鄉愁和遠方的深沉感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