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公珣重遊塞上

· 居節
才子亦弓裘,重爲萬里遊。 頗諳區脫語,未飲月支頭。 雪上黃雲色,沙中暮角愁。 功名少年事,塞草易爲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才子(cái zǐ):指有才華的人。 頗諳(pō ān):頗爲熟悉。 區脫(qū tuō):指邊境地區。 月支頭(yuè zhī tóu):古代月亮的別稱。 暮角(mù jiǎo):指夕陽。 塞草(sāi cǎo):指邊塞上的草地。

翻譯

送汪公珣重遊塞上 居節 有才華的人,再次穿上皮襖,漫遊萬里。 頗爲熟悉邊境地區的語言,卻未曾飲過月亮的清露。 雪地上黃雲的顏色,沙漠中夕陽的憂愁。 追求功名的少年們,邊塞上的草地很快就會變成秋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汪公珣重遊塞外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才子穿上皮襖,再次踏上萬裏行程,表現了才子遠行的決心和勇氣。詩中運用了大量意境描寫,如黃雲、暮角、塞草等,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人對邊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居節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士貞,號商谷。師文徵明,善書畫。工詩。家本業織,籍隸織局。織監孫隆召之見,不往。隆怒,誣以欠官帑,拘繫,破其家。乃僦居於半塘,吟詠自如。或絕糧,則晨起畫疏鬆遠岫一幅,令僮子易米以炊。後終窮死。有《牧逐集》。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