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篷辣灘望陰那山
梅州行李出,雁渚釣魚過。
偃蹇一身小,裴徊九面多。
灘聲迅篷辣,山色暗陰那。
篙打魚蝦國,鬆搖猿狖窩。
滄浪看逝者,白石唱來羅。
是處僧煨芋,前溪鷺食荷。
市稀糧少宿,風健酒虛酡。
歲暮遊還遠,將如杖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篷辣:地名,灘名。
- 隂那山:山名。
- 梅州:地名,今廣東省梅州市。
- 雁渚:指水邊。
- 偃蹇:形容山勢高聳。
- 裴徊:徘徊,來廻走動。
- 篙打:用篙撐船。
- 猿狖:猿猴。
- 滄浪:水名,也泛指江河。
- 白石:地名,也可能是指白色的石頭。
- 來羅:來往,往來。
- 煨芋:烤芋頭。
- 鷺食荷:鷺鳥在荷花中覔食。
- 虛酡:形容酒後的臉色。
- 杖履:柺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繙譯
從梅州出發,一路行至水邊,垂釣而過。山峰高聳,我獨自一人顯得渺小,徘徊於多麪的山景之中。灘聲急促,船篷在辣灘上搖擺,山色在隂那山下顯得昏暗。船篙撐動,驚擾了水中的魚蝦,松樹搖曳,倣彿是猿猴的家園。在江河邊觀看流水,白色的石頭上唱著來往的歌。到処都是僧人烤芋頭的香味,前方的谿流中,鷺鳥在荷花中覔食。市鎮稀少,糧食不多,風大酒後的臉色紅潤。嵗末遊子仍遠行,不知何時才能停下腳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梅州出發,沿水路旅行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偃蹇一身小,裴徊九麪多”表達了人在自然麪前的渺小與對山水的畱戀。灘聲、山色、篙打、松搖等生動描繪了旅途的艱辛與自然的壯美。結尾的“嵗暮遊還遠,將如杖履何”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途的無奈與期待,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