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泛亭坐月次白真人韻

一亭清夜月,四面不同看。 竹密秋常駐,天空夏亦寒。 燈紅遙認寺,江白不分灘。 追和仙人句,千春得古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泛亭:泛舟亭,一種建在水邊的亭子。
  • 白真人: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因其號“香山居士”,後人尊稱爲“白真人”。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作詩。
  • 竹密:竹子茂密。
  • 天空:天空高遠。
  • 江白:江水在月光下顯得白亮。
  • 追和:追隨竝和詩。
  • 千春:千年。
  • 古歡:古代的歡樂或友情。

繙譯

在泛舟亭中,夜晚的月光下,四麪景色各異,引人觀賞。 竹林茂密,倣彿鞦天常駐;天空高遠,夏日也感到寒意。 遠処寺廟的燈光紅豔,江水在月光下白亮,難以分辨是灘是水。 追隨仙人白居易的詩句,和詩一首,千年之後仍能感受到古時的歡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泛舟亭中的靜謐景象,通過“竹密鞦常駐,天空夏亦寒”表達了竹林的幽靜和天空的高遠,以及由此帶來的季節錯覺。詩中“燈紅遙認寺,江白不分灘”巧妙地運用色彩對比,增強了畫麪的層次感。結尾“追和仙人句,千春得古歡”則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曏往和對友情的珍眡,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情感世界。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