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湯惕庵先生

大雅久雲沒,中原尚此人。 晨星方在望,宿草已逾春。 便自成千載,何繇贖百身。 唯餘召公樹,蔽芾粵江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雅:指高雅的詩文。
  • 雲沒:消失。
  • 中原:指中國。
  • 宿草:隔年的草,比喻亡友。
  • 蔽芾:形容樹木枝葉小而茂密。

翻譯

高雅的詩文早已消失,中原大地上還有這樣的人物。 晨星般稀少,隔年的草已過了一個春天。 轉眼間已是千年,如何能贖回百人的生命。 只剩下召公的樹,枝葉茂密地生長在粵江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湯惕庵先生逝去的哀悼和對高雅文化衰落的感慨。詩中,「大雅久雲沒」一句,既是對湯惕庵先生高雅品格的讚美,也是對當時文化環境的批評。「晨星方在望,宿草已逾春」則通過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湯惕庵先生的稀有和逝去的時間。最後兩句以召公樹爲喻,寄託了對湯惕庵先生精神的懷念和傳承。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