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河上二首

十月辭西山,蒼茫日東走。 遲遲閩越路,東風變楊柳。 扁舟亂河曲,旅泊成搔首。 無衣知春寒,獨宿知夜久。 煢煢遠行子,才知慕父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 搔首:抓頭,心緒煩亂焦急或有所思考時的動作。
  • 煢煢:孤獨無依的樣子。

翻譯

十月離開西山,向東行走,眼前是一片廣闊無邊的景象。在溫暖的春風中,我穿越了漫長的閩越之路,河邊的楊柳隨風搖曳。我乘坐的小船在河道的曲折中穿行,旅途中的停泊讓我心緒煩亂。沒有衣物,我能感受到春天的寒意;獨自宿營,我體會到夜晚的漫長。孤獨無依的旅人,此時更加思念父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人在春天遠行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內心感受的抒發,表達了旅途的孤獨和對家的思念。詩中「蒼茫」、「搔首」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和心境的煩亂。最後一句「煢煢遠行子,才知慕父母」,深刻地表達了旅人在外漂泊時對家的深切思念。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