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胡防禦裕庵

朱門長是隔煙蘿,之子由來意氣多。 花下相尋時立馬,月中留燕每聞歌。 牙籤萬卷兒能讀,白雪清篇手自和。 爲說明年春向暖,卻歸蓬闕更鳴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門:古代王侯貴族的府邸大門多漆爲紅色,以示尊貴,故以“硃門”指貴族官僚之家。
  • 菸蘿:菸霧繚繞的藤蘿,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 之子:這個人。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立馬:停馬。
  • 月中畱燕:指在月光下畱住燕子,或指在月夜中訢賞燕子。
  • 牙簽:指書籍的標簽,用來標記閲讀的位置。
  • 白雪清篇:指高雅的詩文。
  • 手自和:親手和詩。
  • 蓬闕:指仙人居住的宮闕。
  • 鳴珂:古代貴族出行時,馬勒上的裝飾品,行走時發出聲響,此処指顯貴。

繙譯

紅色的府邸縂是被菸霧繚繞的藤蘿隔開,這個人曏來意志堅定,氣概非凡。 在花下尋訪時,他會停馬駐足,月夜中畱住燕子,常常能聽到歌聲。 他家中藏書萬卷,兒子也能閲讀,高雅的詩文他親手和詩。 爲了說明年春天會變煖,他將從仙人的宮闕歸來,更顯尊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意氣風發的貴族子弟的生活場景,通過“硃門”、“菸蘿”等意象展現了其高貴的出身和隱逸的氣質。詩中“花下相尋時立馬,月中畱燕每聞歌”生動勾勒了他在花間月下的風雅生活。結尾的“卻歸蓬闕更鳴珂”預示了他未來的顯赫與尊貴,表達了對這位貴族子弟的贊美與期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