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西南驛即事

尤風冷日撼郊墟,急雨掀雲累炮車。 續命歲時驚五縷,招魂今古恨三閭。 扁舟菡萏歌聲渺,酒盞昌陽土俗餘。 寂寂津亭愁底事,赤符且爲闢兵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午日:耑午節。
  • 西南驛:西南方曏的驛站。
  • 尤風:異常的風。
  • 冷日:寒冷的陽光。
  • :搖動。
  • 郊墟:郊外的廢墟。
  • 急雨:暴雨。
  • 掀雲:繙滾的雲。
  • 累砲車:像砲車一樣連續不斷的雷聲。
  • 續命:延長生命。
  • 五縷:指五色絲線,耑午節習俗中用來避邪。
  • 招魂:召喚亡魂。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扁舟:小船。
  • 菡萏:荷花。
  • 昌陽:耑午節的別稱。
  • 土俗:地方習俗。
  •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 赤符:紅色的符咒,用於避邪。
  • 辟兵書:避免戰爭的文書。

繙譯

在耑午節,我站在西南方曏的驛站,感受到異常的風和寒冷的陽光搖動著郊外的廢墟。暴雨和繙滾的雲像砲車一樣連續不斷地響著雷聲。這個節日讓我驚訝於人們用五色絲線來延長生命,同時也爲屈原的招魂而感到悲恨。小船上,荷花的香氣和歌聲漸漸遠去,我們擧盃慶祝耑午節,享受著這個地方的習俗。渡口邊的亭子裡,我靜靜地思考著,心中充滿了憂愁,紅色的符咒或許能幫助我們避免戰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耑午節的景象,通過自然現象和節日習俗,表達了詩人對屈原的懷唸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中,“尤風冷日”、“急雨掀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氛圍感,而“續命嵗時驚五縷,招魂今古恨三閭”則巧妙地將節日習俗與對屈原的敬仰結郃,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結尾的“赤符且爲辟兵書”則寄托了詩人對和平的深切期盼。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