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廉訪年丈入覲

· 郭棐
躍馬從君三十秋,翩翩粉署見風流。 岱華自照襄陽席,海色遙憑縹緲樓。 門下羣英多鸑鷟,案頭瑤草得全牛。 暫披貴竹三花樹,言採潯江五海榴。 直道自甘烏石樂,春風重整太華遊。 臬才久擅雙龍譽,良冶應傳一鶚裘。 執玉慶成周典禮,樅金寵冠漢諸侯。 直憐沈約偏多病,送別臨風戀袞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粉署:古代官署的別稱。
  • 岱華:指泰山和華山,這裡比喻高大的形象。
  • 襄陽蓆:指襄陽的宴蓆,比喻宴會上的風採。
  • 海色:海上的景色。
  • 縹緲樓:高樓,形容樓閣高聳入雲,若隱若現。
  • 鸑鷟(yuè zhuó):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比喻英才。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比喻珍貴的物品。
  • 全牛:完整的牛,比喻完整無缺。
  • 貴竹:指貴重的竹子,比喻珍貴的物品。
  • 三花樹:指開三種花的樹,比喻多才多藝。
  • 潯江:江名,這裡指江邊的景色。
  • 五海榴:指五種顔色的石榴,比喻豐富多彩。
  • 烏石:地名,這裡指隱居之地。
  • 太華:指華山,這裡比喻高遠的志曏。
  • 臬才:指有才能的人。
  • 雙龍譽:比喻極高的聲譽。
  • 良冶:指優秀的冶鍊師,比喻技藝高超的人。
  • 一鶚裘:指用鶚鳥羽毛制成的裘衣,比喻珍貴的物品。
  • 執玉:手持玉器,比喻蓡加重要的儀式。
  • 周典禮:指周朝的禮儀。
  • 樅金:指用樅木制成的金器,比喻珍貴的物品。
  • 漢諸侯:指漢代的諸侯,比喻地位顯赫的人。
  • 沈約:南朝文學家,這裡指作者自己。
  • 袞旒(gǔn liú):古代帝王的禮服和冠冕,這裡指朝廷。

繙譯

躍馬隨君三十載,官署中見你風流倜儻。 泰山華山自照襄陽宴蓆,海上景色遙望縹緲樓。 門下英才如神鳥鸑鷟,案頭珍寶如完整瑤草。 暫穿貴重竹衣,採摘潯江五彩石榴。 直道自甘隱居烏石,春風中重遊太華山。 你的才能久負盛名,技藝傳承如一鶚裘。 手持玉器慶典周禮,金器尊貴超越漢諸侯。 衹憐我多病之身,臨風送別,依戀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郭棐送別陳廉訪年丈入覲時的贈詩。詩中,郭棐以豐富的意象和典故贊美了陳廉訪的才華和風採,如“粉署見風流”、“岱華自照襄陽蓆”等,展現了陳廉訪在官場和宴會上的卓越表現。同時,通過“門下群英多鸑鷟”、“案頭瑤草得全牛”等句,表達了對其門下英才和珍寶的羨慕。詩的結尾,郭棐以自謙之詞表達了對陳廉訪的依依不捨,以及對朝廷的眷戀之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詩詞才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