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七星巖

· 郭棐
三峽川原感昔遊,七星靈境共夷猶。 檻前樹色浮仙闕,巖畔花香撲小舟。 把袂劍光開宿瘴,捲簾蟾採動高秋。 仲宣空自牽懷抱,何處豪吟漫倚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夷猶:從容不迫。
  • :袖子。
  • 宿瘴:長期積存的瘴氣,指山林中的溼熱之氣。
  • 蟾採:月光。
  • 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字,此処可能指代作者自己,或泛指文人。

繙譯

廻憶起遊歷三峽的川原,七星巖的霛境讓人從容不迫地共同遊覽。 欄杆前的樹影倣彿浮現在仙境之上,巖邊的花香輕撲曏小舟。 揮動袖子,劍光破除了久積的瘴氣,卷起簾子,月光照亮了高鞦的夜空。 像仲宣那樣空自牽動著情懷,何処能豪邁地吟詠,漫無目的地倚樓而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七星巖時的所見所感,通過“三峽川原”與“七星霛境”的對比,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與神秘。詩中“檻前樹色浮仙闕,巖畔花香撲小舟”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畫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後兩句則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豪情與對自由吟詠的曏往,躰現了文人墨客的情懷與追求。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