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牀

受體止七尺,編牀宜數竿。 卻痰餘瀝近,醒夢小聲乾。 不費加繩墨,何妨被綺紈。 金鏤與象簟,穿鑿太無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受體:指身體。
  • 編牀:用竹子編織的牀。
  • 卻痰餘瀝近:指竹牀有助於清除痰液和餘下的液體。
  • 醒夢小聲乾:指竹牀在睡眠中發出的輕微聲響有助於清醒。
  • 加繩墨:指不需要額外的加工或裝飾。
  • 被綺紈:指不需要華麗的覆蓋物。
  • 金鏤:金質的雕刻。
  • 象簟:象牙製成的席子。
  • 穿鑿:過分地雕琢或裝飾。

翻譯

身體只需七尺之地,用幾根竹子編織的牀就足夠了。 它能幫助清除痰液和餘液,睡眠中的輕微聲響有助於清醒。 不需要額外的加工或裝飾,也不需要華麗的覆蓋物。 金質的雕刻和象牙製成的席子,過分地雕琢實在沒有必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竹牀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度奢華的批判。詩中,「受體止七尺,編牀宜數竿」直接點出了竹牀的簡樸和實用性,而「不費加繩墨,何妨被綺紈」則進一步強調了竹牀的自然美和不需要額外裝飾的特點。最後兩句「金鏤與象簟,穿鑿太無端」則是對過度奢華的批評,認爲過分的裝飾和雕琢是沒有必要的。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簡樸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