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運第九

· 陳第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衆以爲殃,是謂小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佞蘖(nìng niè):指奸佞小人。
  • 莧嘻(xiàn xī):此処可能指某種植物,具躰不詳,或爲虛搆詞滙,用以形容某種狀態。
  • 亟錫之爵:急忙賜予爵位。
  • 默運法程:暗中運用法則。

繙譯

古代的聖人,是後世的楷模;後世的聖人,則以前古的聖人爲資。楚文王喜愛申侯,卻在自己還在位時就將他放逐,早早地杜絕了奸佞小人的禍根。他的心中耿耿於懷,以義禮來矯正自己。急忙賜予申侯爵位,即使這樣做可能會違背自己的意願。他擔心將來會有通達之人,如果自己不用他,就會喪失美好的名聲。於是他奔走努力,預先爲將來做準備。偉大的聖哲,暗中運用法則,默默地運轉著法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楚文王與申侯關系的描述,展現了古代聖人的智慧與遠見。楚文王雖然喜愛申侯,但爲了國家的長遠利益,他選擇了放逐申侯,以杜絕奸佞之患。這種做法躰現了聖人的深謀遠慮和自我犧牲精神。同時,作品也強調了聖人對於後世的影響,他們不僅是道德的楷模,更是智慧的源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聖人的崇敬之情。

陳第

明福建連江人,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萬曆時以諸生從軍,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遊擊將軍,居薊鎮十年。大猷死,戚繼光罷。見事不可爲,致仕歸,仍爲老書生。第精音韻訓詁。所居世善堂,藏書極富。嘗遊五嶽兩粵,有《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毛詩古音考》和《屈宋古音義》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