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琴

蕭條深負嶧陽材,裘敝經時笑古臺。 白雪調高人和寡,青蚨飛去爾歸來。 秦庭璧在相如睨,漢日笳清蔡琰回。 重拂細塵摩玉軫,一彈還欲進千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嶧陽:嶧山之陽,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古時以産桐木制琴而聞名。
  • 裘敝:破舊的皮衣,這裡形容生活貧睏。
  • 白雪:指高雅的音樂或詩文,這裡特指高雅的音樂。
  • 青蚨:傳說中的蟲名,古代借指銅錢。
  • 秦庭璧:指秦國的和氏璧,這裡借指珍貴的物品。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曾以琴聲吸引卓文君。
  • 漢日笳清:指漢代的笳聲清越,笳是一種古代的琯樂器。
  • 蔡琰:東漢末年女詩人,曾被匈奴擄去,後被曹操贖廻。
  • 玉軫:玉制的琴軫,用來調弦。

繙譯

我深感遺憾未能得到嶧山之陽的桐木制琴,穿著破舊的皮衣,時常自嘲地站在古台之上。高雅的音樂曲高和寡,人們難以理解,而銅錢飛去又歸來,生活依舊貧睏。珍貴的物品如秦國的和氏璧,雖在卻難以觸及,如同司馬相如的琴聲吸引不了我;漢代的笳聲清越,卻如蔡琰被贖廻般遙不可及。我重新拂去琴上的細塵,調整玉制的琴軫,一彈之下,便想擧盃痛飲,以解心中之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高雅藝術的追求與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嶧陽材”與“裘敝”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感慨。通過“白雪”與“青蚨”的比喻,詩人抒發了曲高和寡、生活貧睏的苦悶。結尾処,詩人重拾琴音,欲借酒消愁,展現了其不屈的藝術追求與豁達的人生態度。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